無論你是剛入坑的自行車小白,還是已經穿上吊帶車褲的公路車戰士,只要你有在騎,遲早會碰到:變速不順、鏈條吱吱叫、輪胎突然沒氣。這時候如果你只會乾瞪眼,真的不如學個兩招基本維修,至少在路邊不會太丟臉、在家也能省下一點送修的錢。
這篇就是給你一份「不想看太多廢話,但又不想一直當修車白癡」的自行車維修入門指南。從工具清單到基礎保養、再到常見故障排除,我都整理好了,照著做,你會比一半的車友更懂顧車。
為什麼學會自行車維修很重要?
其實理由不多,但每一個都很實在:
- 更安心地騎車:煞車、變速、胎壓這些東西,沒顧好會出事。
- 省下一些不必要的花費:補/換內胎、上鏈條油這種事,其實自己動手就能搞定。
- 對車更有感覺:你懂得調整、保養,車的每一個聲音、每一個反應,你會越來越熟悉,這種連結感不一樣。
自行車維修工具清單(入門必備)
先不需要買到像車店那樣一整牆工具,以下這幾樣就夠你應付日常狀況:
- 內六角扳手:最常用的3、4、5mm先備好,整組買也不貴。
- 挖胎棒 + 備用內胎:出門爆胎靠這兩個保命。
- 打氣筒:有壓力錶的比較準,也比較不會亂打亂爆。還有在家使用不要買迷你打氣筒,不然等氣打完了,你也不想騎了,這種立地式打氣筒是比較常見規格且符合以上條件。
- 鏈條油 + 清潔刷:鏈條定期上油、清潔,騎起來滑順也耐用。
- 開口扳手、飛輪拆卸工具:如果你打算自己清飛輪,可以準備。
- 螺絲起子(十字 / 一字):變速器限位螺絲、煞車系統都會用到。
不想分開買的話,市面上也有販售一整組基本組套維修工具,價格也不貴。
📌補充: 現在很多車款零件講究鎖力,建議備一支精準的扭力扳手或簡易型扭力扳手,不貴,卻能幫你避免鎖壞零件。



常見自行車維修項目與教學步驟
1. 如何清潔與潤滑鏈條
這是保養中最基本的一項,建議每100公里或雨天騎乘後就處理一次。
步驟簡單記住三件事:
- 清乾淨:先用乾布或刷子把泥沙刷掉,有條件的話用清潔劑會更乾淨。
- 上點油:乾了之後一滴一滴上油,不用噴整條。
- 擦多餘的:靜置一會後再用布擦掉多餘的油,太油反而容易吸髒東西。

📌小提醒: 避免使用機油、針車油或WD-40,會導致灰塵黏附。
2. 如何調整後變速系統
如果你變速有點跳、有點卡,可能是線鬆了、限位螺絲沒調好。
大概流程:
- 把後變速器切到最小齒,看看變速線鬆不鬆。
- 用Barrel Adjuster轉緊一點,讓變速反應變準。
- 若還不順,再檢查 H / L 限位螺絲。
- 最後看導輪有沒有對正飛輪齒。
🔧 建議動手操作幾次,了解調整各部位螺絲後的感覺就會了。


3. 如何更換破損內胎
爆胎很常見,不需要慌。
步驟:
- 用挖胎棒撬開一邊胎皮,把內胎拉出來。
- 找出破洞,如果可以補就貼補胎片,不能補就換新。
- 把新內胎裝進去前先打點氣,避免裝的時候夾到。
- 裝好後補足氣壓,大概打到90~110 psi(依輪胎規格為主)。
🎥 想更直觀操作,可以看這支影片學一下:換內胎:
4. 如何調整煞車系統(本文介紹非碟煞系統,碟煞系統調整比較複雜,後續有機會再補充)
煞不住、吱吱叫,不代表煞車壞了,可能只是調不好。
你可以這樣檢查與調整:
- 看煞車皮有沒有磨太薄,有刻痕的話就該換。
- 調整煞車皮位置,讓左右兩邊對稱、貼在輪框上。
- 線太鬆太緊都不行,可以用調整螺絲微調拉力。
- 壓壓看煞車感覺,確保不偏、不鬆。
📹 延伸教學影片:造成不好的騎乘體驗,可以看看以下影片更加了解如何調整煞車皮:
預防勝於治療:定期檢查清單
為了確保每次騎乘的安全與順暢,建議每月或每週進行以下檢查:
項目 | 建議頻率 | 重點說明 |
---|---|---|
輪胎胎壓 | 每次騎乘前 | 是否符合建議壓力(例如90~110 psi) |
鏈條潤滑 | 每100公里/騎乘較差路面後 | 避免過乾與卡砂 |
煞車系統 | 每週一次 | 是否靈敏、有異音 |
螺絲鬆緊 | 每月一次 | 包含龍頭、車把、坐墊等部位 |
飛輪與變速器 | 每月一次 | 是否轉換順暢、有卡頓感 |
結語:定期保養,騎乘更安心
會一點基本維修不代表你就要變成專業車店師傅,但至少遇到小狀況時,不用慌、不用找人,自己就能解決。長期下來,不只省錢,對車也會更熟悉,該送修的時候也知道問題在哪,不容易被亂開價。
之後也會陸續補上像碟煞調整、飛輪拆洗等進階主題,歡迎留言說你最常遇到的問題,或你卡關的地方,我們一起來把這些事搞懂。!
延伸閱讀:
自行車價格很亂?!想知道怎麼樣設定預算買車,以及避免踩雷,你可以看看:自行車價差4大原因,購車預算怎麼配?
想要更了解公路車有哪些重點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公路車入門指南:五大重點一次搞懂